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工艺品正文

中国古代文物中的兔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31 浏览次数:78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兔子的形象很常见。河南安阳殷墟中曾出土过很多兽骨,其中发现了近百件兔子的残骸。考古人员在商代甲古文中,发现了“兔”字,这些“兔”字呈短尾长耳形。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三件玉兔,两件作拱身觅食状,耳长短尾,兔身较小,可能是两只野兔。另一件玉兔,兔身较大,张着嘴,露出舌头,耳长短尾,圆眼睛,似是一只家兔。这说明在3000多年前,兔子已为中原居民驯养的动物。笔者在上海博物馆见到了几件玉石雕刻成的兔子,距今3000年,这些玉兔小巧玲珑,雕刻精美,与现在的家兔十分相似。

代初,山西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山西沃曲县晋侯墓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在一座东周墓葬中发掘出一件兔形尊,整体呈兔形,四肢较短,足部弯曲作跳跃的姿势;长长的耳朵贴于颈背上,圆圆的眼睛,短短的尾巴,突出的嘴部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兔尊上有盖,盖上竖起一个环钮,构思奇巧,制作精细。 

陕西西安韩森木唐墓出土过随葬品十二生肖俑,造型为人身兽首,其中一件兔头人,身穿交领宽袖袍服,腰束大带,双手拱于胸前,一副文人气派,生动自然。考古人员在江西信德县博物馆收藏的十二属相俑,光亮如新,是南宋墓葬出土的瓷器艺术作品,造型也是人身兽首。其中的兔俑身穿圆领长袍,双手持笏板,俨然是一位文人形象,头上竖立着一双长长的大耳,特别有趣。

兔也深得画家喜爱。甘肃敦煌壁画中,就有三兔为图案的藻井。四川、甘肃、河南等地的石棺、画像砖上刻有清晰的兔子形象。北宋宫廷画家崔白《双喜图》,画面上一只兔子回首望飞鸟,栩栩如生。此图为绢本设色,构图严谨,敷彩华丽。明末画家张翀所绘的《杂画图卷》中两只兔子体型比较肥硕,一只趴在花草上,目光炯炯,双耳朝前,与身呈平行状;另一只趴在地上,双耳直立,似乎在聆听。以水墨晕染,画风清润隽秀。

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是上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一幅保存较好的帛画里就有一只轻盈的兔子。画面上弯弯的月亮上,一只蟾蜍和一只兔子清晰可见。兔子与月亮的神话在秦汉时已经出现了。

在新疆古代文物中,兔子的形象极其罕见,1973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一件烟色地狩猎纹绢上,可以看到一只飞奔的兔子。这块纹绢主题图案表现的是一位狩猎者骑在一匹驰骋的马上,回首搭箭弯弓,正射向一只张牙舞爪狮子。不远处一只野兔在飞奔,兔子长耳侧立,短尾直立,前腿与后肢呈“一”字形,身后是一只正在尾随追赶的猎狗。整个画面生动写实,动感十足。兔子虽不是“主角”,但飞奔逃命的野兔,给狩猎的场景增添了许多紧张的气氛。

笔者在自治区博物馆还见到了一尊生肖兔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里,只剩下头颈部位,这说明一千多年前的吐鲁番地区也存在着和中原地区十分相似的生肖文化。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